《中国国际货运代理行业发展报告》以商务部2016年国际货代企业备案数据为基础,结合当年货代物流百强企业的经营数据,较完整地反映出我国国际货代物流行业的现状特点。
《报告》显示,随着市场的回暖,国际货代物流行业经营整体平稳。截至2017年5月8日,在商务部备案的国际货代企业56097家,其中,法人企业42981家,分支公司13091家,同比分别增长11.84%、11.65%和12.41%,行业主体数量增加,特别是法人企业数量增幅远高于前14年(2004~2016年)3.98%的平均值。
这说明该行业仍处于快速成长期。从经营状况看,2016年国际货代物流百强综合榜上榜企业营业总收入3544.14亿元人民币,比2015年增长7.2%,这是继前两年企业营收连续下滑后该数据首次实现由负转正,且增速大大高于同期外贸进出口总额及外贸货运量的增幅。其中,增速超过10%的企业有20家,从各业务分榜看,2016年海运50强、空运50强、陆运20强、仓储20强企业的营业收入分别比2015年增长0.44%、5.23%、18.23%、41.81%,显示出不同的态势。国际航运业正逐步走出低谷,航空货运需求持续扩张,陆运得益于中欧班列的带动而快速增长,而合同物流、跨境电商物流以及高附加值产品对仓储资源需求旺盛使得仓储服务业收入强势增长。《报告》认为,目前货代物流行业各企业类型均衡发展,区域分布进入“新常态”。进入2016年国际货代物流百强榜的企业中,国有企业25家,营业收入占比55.67%;外资企业27家,营业收入占比22.74%;民营企业48家,营业收入占比21.59%。综合榜排名前10名企业中,国有企业占5席,外资企业占4席,民营企业占有1席。这两组数据反映出,现阶段国有货代企业虽然数量占比仅有5%,但在竞争力、新业态拓展等方面仍是行业发展的主导力量,外资货代企业通过加快全面布局和扩张,已成为行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力量,民营企业数量占比达90%,且逐年增多,正在成为行业发展的生力军。
|